媒体报道

面对“霸王协议” “外卖小哥”的劳动权益保障如何落地?

缺乏最低工资保障、超时加班、过度劳动、社保缺失等,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日前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三份新办法。

近日,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主任时福茂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呼吁:平台企业应用程序中关键条款应显著清晰规定。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平台企业修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注册时的条款内容、呈现形式,同时给劳动者选择、协商的机会,不要让“外卖小哥”注册时面对“霸王协议”。

落实“强制休息” “外卖小哥”的身份信息要联网

“我认识一个‘外卖小哥’,有一天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在路上送货时很疲惫,一打盹,车子倒到了马路边的绿化带里面,脸擦伤,腿也骨折了,休养了一个多月。”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接发员柴闪闪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以下简称“保障指引”)中规定的“强制休息”制度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很有意义。

保障指引中提出,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协商,合理确定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累计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达到上限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在一定时间内推送订单,以保障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

保障指引还针对新就业形态的就业特点,提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计算办法和休息办法。

柴闪闪说:“平台强制‘小哥’休息有必要,但实际操作中,要按照‘小哥’累积的工作时间强制休息才更合理,骑手如果下线没有抢单,累积工作时间把这部分时间算进去,不太合乎人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智能时代正在颠覆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单,一名劳动者可以同时注册多家平台,为多家平台提供服务。落实“强制休息”制度,“外卖小哥”的身份信息要联网,几家大的平台可以从技术的角度解决并实施,否则,规定“强制休息”的实际效果会非常有限。

保障指引明确,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薛军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有重要价值,有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没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能否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之前并不明晰,保障指引这一规定,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基础性保障。

柴闪闪表示,目前大多数平台企业都和服务外包公司合作,通过外包公司管理骑手,有些骑手是专送骑手,有的是众包骑手。根据保障指引,平台与服务外包公司签订合同时,就应该有约束条款,由外包公司履行保障“外卖小哥”最低收入的义务。

保障指引还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

据了解,在节假日、高峰时段以及特殊天气适当调整价格,是部分平台企业鼓励接单的常见做法。平台往往会“自掏腰包”,以补贴等方式增加劳动者收入、保障消费者体验。如春节期间,在供需较为紧张的部分城市和时段,多家网约车平台进行了调价,加收了2至5元不等的空驶补偿、春节服务费。

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外卖小哥”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春节后下雪,他在低温天气配送,平台会发专项补贴,有的“外卖小哥”元旦、春节假期没有回家,跑单时也能获得平台发放的相关补贴。

柴闪闪认为,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报酬落实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主动介入、发挥作用,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代表或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与平台企业沟通、协商。

我们如何帮助你!

联系我们